大勢至菩薩錯了?   中華妹

九十年十一月,在爸爸病房外的書報架上,看到了一本與人結緣的

《無量壽經》。它是九年前,某法師在美國加州講述此經的全部記錄

,遂請回病房閱讀。

這位法師專門弘揚淨土法門,殷殷切切地鼓勵學子們往生彌陀淨土,

我對他的正知正見萬分欽崇。但看到了他解釋阿彌陀佛「第四十五願」

的內容時,卻起了不少疑惑。

法師說,「定中供佛」就是在定中不必離開本處,起一念即能供養一切諸佛,

不失其定意。因此他希望我們念佛時,若有境界現前,不論是佛境或魔境,

切勿執著。不要當回事,不受其影響,只管不失定意地一心續念即可。

念佛最好不要見佛,因為見了佛後,必會大大地驚喜,心反而動了。

甚至還會生出驕慢的心態,看不起別的修行人。

 (2008.12.08依分研究至此請佛開示,佛示二偈如下:『

一意避執.求定本處。反而強執.未竟真空。

執著偏空.壞死本處。就算見佛.習氣全出。

不養不棄.現前十地。正信不疑.正定不懼。

平等本際.佛魔同體。悲仰觀性.契入禪機。』)

念佛會見魔嗎?又,念佛見了佛後,真的會失去定意,起了驕慢的心,

看不起別的修行人嗎?而為了不失定意,就不要見佛,即使佛現前了

也不要當回事,不管佛師想教我們什麼嗎?

如果這樣,大勢至菩薩在《楞嚴經》中說,「若眾生心,憶佛念佛,

現前當來,必定見佛」的「現前見佛」就沒有意義囉?大勢至菩薩是不是錯了?

這些都是令我十分不解的地方。沒辦法當面向這位法師請教,只好拜託佛師

為我說明了。

「佛,大家都畏懼見魔,也分不清楚佛與魔。請問憶佛念佛,必定見佛外,

也會見魔嗎?」我問。

佛答:「魔是妳,佛也是妳;魔是佛,妳也是佛。一切都是妳,妳見的是誰呢?

佛魔有別,是人智的認知。把現出來的眾生,全教會了這個真理,妳還怕見『自己』嗎?」

至於見佛後究竟會起什麼心? 王 老師說:「信心。」同月十八日,文堅得佛示曰:

「歡喜心!」兩年後的 十月六日 ,佛再告思貝:「見我會『安心』!」

見佛會起「驕慢心」嗎?九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,跟涓涓、佩原、有量媽媽和有量聚會,

又想到了此問題,便請定最深的佩原重新啟問。

佛答覆佩原:「見佛會起清淨心、解脫心、大悲願心、無量法門心……林林總總心。」

我一面叫好,一面記錄。

但佛仍未講明是否會起「驕慢心」?請佩原再入三昧求証。

佩原入定後,正色地說道:「平等清淨,何來異心?」

太棒了!原來,見佛是不會起這種「既不平等,又不清淨」的「異心」,我的

疑惑終於完全獲得澄清了。

深夜就寢前想:「不是有林林總總的心嗎?佛,請也講些給我聽吧!」

佛說:「懺悔心、法喜心、傳正法心、愛護眾生心、良心、赤子心、生萬法心、

遊戲人間心、法施心、般若心、善了諸緣心、知一切法即我心、永不退轉心、

生生不滅心、怨親平等心、圓解佛意心、無執無妄心、滿足心、感恩心、恭敬心

、寂心、無相心、萬法同根生心、度一切眾生成佛心、妙心、真心、善巧心、

轉動法輪心、恆順眾生心、自在心、菩提心、圓融心、包容心、遠離恐怖心、

勇猛精進心、殊途同歸心、終究無悔心、柔和忍辱心、果決心、生佛子心、

如來真實心、佛心、圓滿心……這樣差不多了吧?」

「謝謝!謝謝!足已告訴世人,現前見佛是極有意義的,並且絕對可以安心地見了

。大勢至菩薩沒錯,我們誤解祂的意思了。」我笑著向佛道了謝後,滿意地入夢了。

 (有這麼多種心,光是唸著都法喜充滿了,依分研究至此聞佛開示曰:『

林林總總一切心。皆是自性萬法顯。

中君一門深入鑑。修得如來伴日眠。』)

群眾註:

淨土法師不見佛。臨命終時可見乎?

來迎皆是魔所扮。叫人是跟或不隨?

不去害怕錯了機。若去更恐入魔窟。

諸如此問一籮筐。誰人願為憐眾答?

勢至所言信得過。還是現前見見佛。

問清法師為哪樁?決定聽他或聽佛。

中華妹註:

九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,遇緣首度翻閱《法華經》,無意間看到〈如來壽量品第十六〉

末的佛偈,其中有「以常見我故。而生憍恣心。放逸著五欲。墮於惡道中。」等經句,

方知「見佛會生驕慢心」之來由。

請教佛師此段偈之本意,佛曰:

「告誡弟子,慎勿放逸,仍當精進,實修實得。讀經之人莫要斷章取義,曲解實相,

令佛蒙冤。誤解不如不解!」

群眾再註:

中華妹,在《法華經》〈第二十八品〉中,有如下的經文,普賢菩薩開示:「是人若坐

,思惟此經(中之相關法義),爾時,我復乘白象王,現其人前。其人若於《法華經》

,有所忘失一句一偈。我當教之,與共讀誦,還令通利。」

另,〈十六品〉中所言見「佛」,乃見「道成肉身」之釋迦牟尼佛,而非「念佛三昧」

中所見之「圓滿報身佛」。因此,不可張冠李戴,該多見而不見。

(研究至最後依分隨文覆證,請問釋尊:

「以常見我故中的〝我〞字,指的是您的應化身嗎?」佛答依分之問曰:

『如是如是…

古今皆有依人勢。隨扈覺者相沾光。

當知所修個人得。不行菩薩也墮殃!

』)

見「圓滿報身佛」,旨在「不假方便,自得心開」。故,越多見越心開,所謂「常隨佛學」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哈佛達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